一個人個人特質、自我典範的養成在尚未培養出明確的自我意識以及了解自己內在之前容易受到外在社會的制約、環境的影響等等因素,導致自己的行為是基於外在的刺激進行反應,而該反應背後的理由通常有可能是以下三種說法:
然而不論基於上述何種理由,其都可以歸納為「刺激-回應」模型,我們的行為是反應過去所接受的刺激,也就是説,我們的行為是不自由的,是受制於環境、家庭環境、基因的。
然而即便如此,主動積極意味著我們要有自主的獨立意識,縱使環境誘導你進行任何外界預期的行為,在接受刺激後我們應該透過自己主動的思考自行決定外界的刺激對於自己的影像程度。也就是說,在接受刺激後,人仍然存有選擇的自由,基於我們的自主意識,選擇要如何回應接受的刺激,透過自覺、獨立意志、自身良知和想像力,我們可以選擇不受外界侷限的一條路,是基於自我意志對於自己負責的一條路。
一個人的行為或其背後的動機隱含著其想要影響的範圍並反映其內心所關注的事務,關切範圍舉凡健康、人際互動、事業等自己所在意的事情皆包含於其中,而自己所能夠影響所及的範圍即影響範圍,也就是個人可以掌握可以控制的事務。
主動積極的人會關注於影響範圍,也就是自己所可以控制的事情,而非關注於關切範圍包含環境限制、他人影響等等外在因素,這意味著主動積極之人透過掌握自己所能夠掌控的事情、這件熟悉並且進步進而擴張了自己所能夠影響的範圍,逐漸擴張之後進而觸及到了自己關切的範圍。反之,時而怪罪外部因素時而杞人憂天遙不可及的事情導致畏畏縮縮不但消耗了心力也未做出任何行動,反倒讓自己的影響範圍逐漸的縮小。
根據自主性的高低,我們會碰到三種問題:
個人可以直接控制的問題透過習慣、典範轉移來解決,個人可間接控制的問題透過發揮影響力間接解決問題,面對無法控制的問題我們應該要調整心態,讓自己即使碰到不可避免的問題也可以處之泰然。對於不同的問題只要我們選擇正確的回應方式,選擇適合的解決方式,便可以逐漸增加自身的影響力。主動積極的人特別擅長對於針對問題癥結處迅速反應適合的處理辦法,而非強出頭,無止盡的影響周圍的人事物。